欢迎进入云南睿思幼儿园

TELL:0871-65667687

新闻导航
C联系我们

 

  云南睿思幼儿园
  联系电话:0871—65667687
  联系地址:官南大道65号福达路口

 

幼儿保健
当前位置:首页>所有信息 >幼儿保健

培养时间观念,从日常生活开始 昆明全托幼儿园

来源:www.kmruisi.com 发布时间:2022/4/28 14:23:02

家长不妨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时间教育,在学前阶段逐渐帮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,引导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,提升时间管理能力,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善于安排和利用时间的人,这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。

豆丁妈妈:说好的10分钟以后出门去幼儿园,结果往往要拖到半个多小时,经常迟到。

小安爸爸:儿子在游乐场玩起来特别疯,说好5分钟就走,结果时间到了,却拽着滑梯不肯走。

婷婷妈妈:女儿大班,还是不知道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,该刷牙睡觉了还在玩玩具,该上幼儿园了还躺在沙发上,真是急死人!

田田妈妈:为了培养时间观念,我买了各种沙漏、番茄钟,可孩子还是没有时间观念。

几乎每个妈妈都抱怨过孩子没有时间观念,因为对于以自我为中心,思维感性的幼儿来说,“时间”确实是个非常抽象和模糊的概念。认知心理学认为,每个人的时间观念与自身的时间知觉密切相关,大部分孩子的时间知觉在3岁左右才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开始萌芽,时间知觉与他们的数学、语言、社会、情感能力发展都密切相关。

虽然对于孩子来说,理解时间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是,他们对时间的认知可以在社会环境、家庭环境、教育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提高。所以,家长不妨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“时间教育”。在具体做法上,我们可以把时间教育循序渐进地拆分为:时间词语(次序、单位、速度)、时间概念(对时间的感知和理解)、时间管理能力等。

丰富孩子的时间词汇

家长要在日常交流中有意识地引入与时间相关的词汇。比如:“你今天起得很早呀。”“已经12点了,我们该吃中饭了。”“还有10分钟爸爸就要回家了。”“今年你3岁了。”“早上起床要喝牛奶、吃面包,幼儿园午睡起床后是下午,天黑了是晚上,我们需要回自己的房间睡觉。”“星期天早上吃完早饭,我们先去爷爷奶奶家,中午吃过午饭再去动物园。”家长经常性地引入时间词汇,孩子才会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逐渐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、所经历的具体事情结合起来,并逐渐去模仿表达。

利用与时间相关的亲子阅读材料也是学习时间词汇、形成时间概念的好方法。像《好饿的毛毛虫》《晚安,月亮》《老狼老狼几点了》这些绘本就提到了时间概念,包括时间的顺序和数量关系,这些故事能帮助孩子更为直观地理解时间。

家长还可以通过自制“事件书”来培养孩子的时间顺序感和秩序感。如,将孩子的照片从出生到长大,按顺序排列,或者将“我的一天”用图片排列出来,形成有趣的“视觉时间表”,和孩子就图片进行愉快的回顾和讨论。

在学习时间词汇的过程中,家长需要注意:

在学习时间词汇初期,注意将时间概念具体化

幼儿对时间词语的掌握与其时间概念的形成是互相促进的,但往往是不同步的。很多孩子虽然已经像唱数那样唱出了“早上”“明天”“5分钟”这些词汇,但他们不一定理解时间关系的内涵。如果家长把时间具体化,能够帮助孩子明白时间词汇的内涵。

爸爸妈妈这样做:“妈妈晚点就回来”和“你吃完午饭,睡了午觉,玩了小火车,妈妈就回来了”,“现在不是讲故事的时间”和“吃过晚饭,洗过澡后就可以讲两个故事”。

在这两组的表述中,后者就比前者具体,方便孩子理解,从而建立时间概念。爸爸妈妈这样做:家长可以利用数字,帮助孩子了解时间流逝的感觉。可以把“马上”这样的抽象概念切换成数3下;把“等一下”这样的概念切换成从1数到20,让宝宝具体感受时间如何在1、2、3……这样的数数中度过,对时间的长短建立初步的感知。

爸爸妈妈这样做:如果孩子一开始玩玩具就不愿停止,那么在玩之前,就和孩子商量好,比如,“再玩10分钟,定下规则之后闹钟铃会响,我们就要结束”,坚决执行不妥协。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孩子的“屏幕时间”,很多视频软件都自带计时功能,家长要提前和孩子约定看视频或者玩游戏的时间,届时自动停止。

抓住数字敏感期,帮助幼儿掌握和时间相关的术语

在幼儿教育领域,我们把时间认知纳入到数学能力的范畴中,因为它和数字认知、顺序、推理能力密切相关,而学习数字,正是孩子能够表达时间概念的基础。三四岁的孩子会经历数字敏感期,他们对数字、数数和次序高度敏感。同样,他们会对各类钟表产生兴趣,很多孩子喜欢在手腕上画一个假表,喜欢模仿成人使用时间词汇,如“都8点了,该睡觉了”。

利用时间测量工具,感知时间的流逝和时段的长度

除了钟表外,沙漏、日历、手机闹钟、定时器、节拍器等,都是能够将抽象的时间流逝具体化的测量工具。沙漏可以很好地让幼儿感知时间的流逝,(有各种表示时间长短的沙漏,如分别表示1分钟、2分钟、3分钟、15分钟、30分钟,我们可以让孩子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沙漏,帮助他们孩子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的长短。时钟教玩具也是不错的选择,在玩这些钟表玩具的时候,家长要将它们和孩子的实际活动结合起来,帮助孩子形成时间知觉。

用有规律的日常生活促进时间观念的形成

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

有规律的生活不但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,更是促进他们时间观念形成的基本条件。当孩子按照规律的时间起床、吃早餐、上幼儿园、做游戏、回家时,他们会感到安全。例如,当4岁的孩子问:“我们什么时候去外面玩?”他会期待着家长回答“午睡后就去玩”。如果事件顺序发生更改,年幼的孩子往往会困惑甚至愤怒。

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时间词汇并有了一定的时间概念后,家长就可以设置一个日程表,并结合家里的时钟,告诉孩子,当时针转到某一位置时,就表示该进行某些活动了。可以先固定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时间,比如“上午9点钟是玩玩具的时间,下午3点钟是画画时间”等,确定之后,家长反复强化并执行,久而久之,孩子会形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的好习惯。

用特别的活动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

有研究者认为,经常接触有节奏性的活动,比如学习音乐、舞蹈、戏剧的孩子,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更强。此外,我们也可以适当地让孩子体会不守时的后果。例如,孩子因为赖床导致错过了公交车,那就自己走路去公园吧;玩耍耗费了太长的时间,那就没有时间看动画片了。这样的“反向激励”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孩子内心的责任感和独立性。

家长以身作则,养成良好的家庭作息习惯

身教胜于言传。孩子的时间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家长的时间管理。如果家长都有良好的作息习惯,能把时间安排得紧凑有序,孩子自然而然会受到影响,逐渐加以模仿学习。所以说,如果父母雷厉风行,孩子克服磨蹭拖拉的习惯也指日可待。

引导孩子形成时间规划和管理的意识

时间管理其实就是自我管理。即便是3岁的孩子,也可以自己决定先洗澡还是先刷牙,睡前读几本故事书。家长和孩子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规划表,例如,洗漱、学习、娱乐的时长,让孩子自己设定目标,并承担不守时的后果。慢慢地,家长可以逐渐放手,让孩子根据时间规划表做事。制定时间表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责任感,对他按时完成各项计划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
懂得珍惜时间、能够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时间,正确判断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,是成功者的基本素质,也是家庭时间教育的目标。家长在进行“时间教育”时,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身发展规律,不要死板教条,不要急着扣空洞的大帽子,如“你怎么这么没有时间观念”,给孩子过大的压力。

Copyright© 2000-2011  云南睿思幼儿园   我们的教育理念: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,站起来看孩子的未来,走进去看孩子的内心。